而如今,80岁的宜家在进入中国的第25个年头,似乎正面临新一轮的水土不服。
一方面是关店潮不期而至。2022年宜家先后关闭了上海杨浦商场店,以及开业仅3年的贵阳店,今年7月又宣布年底结束上海静安城市店的试点。曾在上海静安城市店任职的宜家工作人员称,该店的生意转化效果并不好,“许多人只逛不买”。
另一方面,宜家对国内家居市场变化的信号接收稍显迟钝。比如,当竞争对手早早意识到要借助新零售模式打通人货场关系的时候,宜家依旧执着于蓝盒子线下大卖场的经营,还在一步步拓店,直到2022年才开始布局直播和即时零售业务。
在零售行业,资产的优化整合意味着剥离非核心业务,处理不良资产重组优质资产。8月29日发布的2024年最新财年规划中,宜家中国宣称未来三年要在中国市场投资63亿元人民币,用于对现有资产的优化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。
这也意味着未来三年的宜家,可能会继续关停一些经营表现不好的门店,提高利润率。而基础设施建设,则很有可能是将加大对线
1999年1月13日,宜家中国分店在北京开业,盛况空前。离门店一站多远的街边,停满了桑塔纳和康康,惊奇的顾客拥挤在每一件商品前啧啧称赞,小心地斟酌该如何花出手中的人民币。两个星期内,热情的北京人民便把宜家货架上的商品抢购一空,甚至有人7天去了6次。当时的外刊报道称,这是北京中产阶层的一次“集体出动”。
据2021年财报显示,宜家家居总销售额419亿欧元,净利润比2020年财年下降17.2%,而全球门店销售额下降了8%。随即在2021年12月30日,宜家母公司英格卡集团发布公告宣称,宜家将在全球市场平均提价9%。但提价并未提升利润,截至2022年8月末的财年里,宜家的净利润继续下降一半至7.1亿欧元,低于之前一个财年的14.3亿欧元。
“目前宜家面临两大困境,一是产品与国产商品相比并没有特别强的性价比;二是全屋定制的快速普及,使得宜家的设计优势在弱化。”
客流量和利润下降之外,宜家商场本身的动线设计也被网友怒批。罗永浩此前曾公开表示,领着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到宜家买东西,购物完成后发现无法直接走出去,如果不是有懂行的朋友带路,可能还要在里面绕半天。之后的连续两天,老罗连发数十条微博声讨宜家,称其有着“迷宫般的卖场路线引导设计”、“这样的迷宫万一着了火,后果不堪设想”。
如果将宜家的业绩下降和闭店潮归因于疫情的影响,未免过于武断。同样是做家居生意的国内品牌红星美凯龙、居然之家等,在过去三年里也有过闭店调整,但从业绩表现来看,都具有一定的抗风险韧性。
2019年8月底,宜家宣布了全新的“未来+”战略,致力于通过渠道拓展、数字化、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。
2020年才开始入驻天猫并同步推出官方手机App,2022年才开始布局线上直播业务。虽然线上业务有所增长,但对总体的贡献度并不高,且占比有下滑趋势。2021财年,宜家线财年,宜家线%,线月,宜家宣布新的资金投入,试图通过砸钱迅速缩小与其他品牌线上销售水平的差距,踌躇满志的野望又该如何实现?
2022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,对宜家进行罚款43.41万元,没收违法所得14.47万元,原因系宜家三款儿童家具抽检不合格。
2021年6月份,宜家因使用不当、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、财产安全的产品无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,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.6万元,并没收违法所得14.5万元。2020年1月15日,宜家出售的“TROLIGTVIS特鲁利维斯旅行杯”被检出超标致癌物质开云彩票,在全球召回该产品。
截至今年8月30日,宜家风味屋共带货37场,灰豚数据显示近90天其销售额仅刚超6万元。而截至去年10月2日,宜家风味屋带货销售额达10万元以上。
业内人士对此分析,“线上单纯做家居吸引力不够,美食是抖音的流量密码,很多商家都在接入。相比家居产品,通过精致美食场景来带动效果更好”。而要想用掉这些美食团购券,消费者只能去线下的宜家门店,但在疲惫于穿梭样板间之后,又能有多大的意愿为宜家的带货买单,结果不得而知。